|
浙江传媒学院编导 播音 等艺术类专业校考艺考相继拉开帷幕今天的你万众瞩目 汗水浸湿脸庞艺考中浙传因你们的到来而火热 夏天不仅有仲夏夜之梦更有一群敢于追寻梦想的人 坚定 乐观 时刻保持积极向上朝着目标奋力奔跑逐梦的你,最美 远处走来的女孩头带绣花帽,长长的辫子乌黑亮丽,鲜艳的裙摆在风中像蝴蝶一样飞舞,来自黑龙江的李颖慧说:“杭州是个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地方,浙传是我的梦想,希望能够留在这个美丽的地方。” ▼ “希望能够圆梦。”这是范宝文第二次来浙传参加考试。这一年来,他执着追寻自己的梦想。有时候,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坚持不懈,祝你成功!▼▼ 肖倬睿和孙若伦是一对来自湖南长沙的好朋友,他们希望能够一起考上浙传,“浙传环境优美,专业实力强,让我们心生向往。”回顾这一路的艺考历程,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扶持,他们相约九月浙传见。 ▼▼▼ 重庆妹子朱子婧一脸笑容地走出考场,“考前虽然有些紧张,但是我觉得已经发挥得比较好了”,在这一年的备考时光里,她最想感谢的是父母的支持,“希望能够考上浙传,在这里追寻自己的梦想”! ▼▼▼▼ 艺考期间,还可能就结识了新朋友。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的蒋伊婷和来自浙江温州的江楠就是相识于艺考考场,“我们感觉见面后特别亲切,一见如故”,两人一起交流备考经验、相互鼓劲,期待九月能够在这里重逢! 我们始终在你身后 浙传安保工作人员对入校考生进行严格的排查检测,为艺考构筑第一道安全防线。 医护人员蹲点提供专业的医疗保障,为考试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往年需要三试,今年调整为一试,‘战线’缩短,感觉心理压力也小了。”来自辽宁的宋同学结束了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艺考。走出校门的那一刻,她十分轻松。 7月13日-7月16日,是浙江传媒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举行艺考的日子。因为疫情,艺考开启“瘦身”模式,不仅尽可能减少考试专业范围,还减少了考试场次,将线下考试转为线上,由手机“监考”。 在浙江传媒学院,家长戴着口罩,站在校门口,默默等待。校园里,没有蜿蜒曲折的艺考“长龙”,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艺考现场更为“冷清”,但也更有序了。 因为疫情,浙江传媒学院发布通知,该校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录音艺术等专业原复试和三试调整为一次考试。面试时各时间段均设人数上限。 浙江传媒学院门口,翘首以盼的家长们。 王茜茜 摄 除了缩减考试场次,中国美术学院曾于4月10日发布通知,艺术理论类专业,按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总分排序择优录取,不再组织专业校考。 在中国美术学院,记者还注意到,线上提交作品、在线考试等之前从未大范围使用的技术手段,也在今年艺考中出现。原本的教师监考,变为两部手机“监考”。 据悉,今年中国美术学院采用“阿里钉钉”平台进行网络远程实时视频监考、录制。同时,辅以“艺术升”APP,录制考试视频及上传试卷照片。 “这是双平台、双机位、双保险。”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7月15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线上考试过程全程联网,即使网络临时中断,也不会影响“艺术升”APP视频录制。 考试期间,若出现钉钉平台临时断线,监考老师会第一时间连线考生,并详细记录断网时间等信息,以便重点核实核查,保障考生的权益。 线上考试完成后,考生不仅要上传试卷照片,还需自寄考卷。为此,中国美术学院与中国邮政协商,为考生提供试卷交寄绿色通道和试卷免开拆验视等服务。 来自湖北的小蔡同学,就提前去了当地邮政指定网点领取了包装袋。对于这一场线上考试,他直言“很便利”。 “原本7月12日考完湖北美术学院,当天晚上我就要坐飞机去杭州。但现在,我只要坐在家中,用电脑就能完成考试。”小蔡说,疫情时期的“线上艺考”,避免了他在各个城市间奔波,也能让他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准备艺考。 于此,沈浩表示,单就考试期间的花销而言,“线上艺考”确实为艺考生大幅“减负”。相对于往年艺考很多学校考试时间“撞车”的情况,此次特殊之举,也为考生报考更多院校提供了有利条件。 除了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艺考也由线下调整为线上。 沈浩说,此次大规模的“线上艺考”,可以说是艺术类招生一次里程碑式的改变。从推进艺术院校招生改革的角度来看,它代表了一种趋势和改革方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