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艺术统考 >>浙江省艺术专业统考资讯 >> 浙江艺考:孩子艺考是支持还是该反对?看完再决定
详细内容

浙江艺考:孩子艺考是支持还是该反对?看完再决定

综合近年来艺考趋势,艺考生在艺考路上的竞争愈发激烈,艺考政策也发生变化,2022年的艺考形式也更加严峻。


划重点

01

    2022年艺考形势


1、统考加强、校考减少


①艺术类专业考试分为省级统考和高校校考。省级统考已涵盖的专业,高校一般应直接使用统考成绩作为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


②对于本地生源极少的专业(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除外),鼓励采取联合组织省级统考的方式,报相关省级招委同意后向社会和高校公布。


③艺术类专业点设立不足四年的高校,凡省统考涉及的专业,不得组织校考,应直接使用省级统考成绩。


④高校要合理安排校考时间,不得与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统考时间等安排冲突。


2、文化分逐步提高


①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原则上不得低于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2021年:在未合并普通本科第二、三批次的省份,原则上不得低于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


②对于已经按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专业,鼓励相关高校2022年继续采取相同招生办法。


划重点

02

    艺术生文化现状分析


基础差、底子薄确实是目前大多数艺术类考生文化课学习现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指的基础差不仅仅指的是艺术生的高中基础知识欠缺,还包括小学和初中的文化课知识。这一点一定要引起考生和任课教师的注意,千万不要回避这个问题。当今高考考的是综合能力,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


但是基础差、底子薄不是说艺术生就笨,就学不会文化课,如果这样理解是错误的。不会的东西我们补回来就是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任课教师在艺术生文化课的教学中,一定要知道艺术生知识的断层点在哪里,找到它!往往可能艺术生文化课学习的障碍就克服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生开始学习艺术,其中不乏文化课特别优秀者,这一部分考生的文化课成绩基本在450-500分之间。


于是艺术生文化课的高考成绩就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划重点

03

    艺术生文化课高校学习方法


每年艺术类录取率低的直接原因是艺术生文化课不合格,对于艺考生来说,留给他们复习文化课的时间不多,尤其表现在美术生,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而一直学习专业课。


随着艺考生人数的增多,教育部门为了平衡考生数量,逐渐提高艺术生的文化课录取线。即使专业成绩再好,文化课成绩不过关,还是会与艺术类专业失之交臂。


进入高三后,大部分艺术类专业会进入专业集训强化期,为了备战艺考而暂时放弃文化课复习,直到高三下学期才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复习文化课。


对于这些艺考生来说,他们之前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专业课的培训和复习上,所以提早进入文化课复习,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艺考生备战高考,调整好心态是第一步,心态很重要的。


有的艺考生长期在外进行专业集训,专业课考试后才开始学习文化课,导致很多文化课被落下,在复习时跟不上。


因此考生在开始复习时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心,要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保持情绪饱满,将高考的考点归纳总结,对高考题型进行针对性训练,夯实基础。


艺考生在复习时要学会取舍,抓基础,不做偏题难题。同时,考生还应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找出增长重点。在此基础上制订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在学习中不要贪多求全,要抓住主要矛盾,通过摸索在短期内找到自己的主要薄弱点和增长点,以此作为自己的主要努力方向。


最主要的是要有一套符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切不可占用很大的时间,最后导致你没有精力去学习专业课。结合艺考生这个特殊群体而制定的学习计划,最终目的让考生学习专业的同时也能保证文化课不落下,最终考入理想的大学。

浙江省艺术类统考预计将于12月中上旬举行,艺考生们目前进入到了集中备考的关键期。同时许多文化课不理想,或者才了解到艺考的高三学生准备艺考,那么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

求上得中,求中得下。

    教育不仅仅是投资,而是沟通,是理解,是信任,是鼓励。

浙江省的艺术生既要兼顾专业课也要考虑文化课,看到浙江省的艺术生录取分数,作为家长着实捏了一把汗,特别是编导考生的本科线比文化课的本科线都高而且时间安排上,浙江省高三有两次选考每次都想要考好,因为考试安排的问题一旦选择专业文化课多少肯定会影响,除此之外还有金钱家庭等因素都是成为艺考生艺考的难题,如果想支持艺考生那么家长该如何为艺考生未雨绸缪呢?这的确是个难题!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教育上进行着探索和革新,这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很多时候也很难评判某种教育方式到底是否正确。而在当代的中国,不得不承认我们在教育上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包括以家长为主体的家庭教育,有严重的缺失。

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对学习缺乏热情,很多家长将原因归咎于孩子是否“聪明”和是否努力上。在我看来,事实并非如此。

想必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经历:孩子小时候会追问一些令家长感到尴尬,或者难以正面回答的问题。比如“天上有多少星星”“我是怎么生出来的”“电视剧里的人为什么要亲嘴”“为什么不能让没有家的小朋友住在我们家“诸如此类。有的妈妈会说,问你爸去。大部分的家长可能不会严肃认真地对待孩子这类”幼稚“的问题,用某些玩笑般的回答草草应付。然而,孩子们在经历了无数次”答非所问“甚至来自于家长的批评之后,逐渐地也就不再提问。

其实这是一种对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极大的伤害。

当孩子进入学校,就会在诸多科目的学习中不再抱有好奇,习惯了以家长传输的”不求甚解“的方式去对待它们,学习成绩不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么作为家长,究竟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进行学习,当孩子面临一些重要的问题时又该怎么做?在这里,我以我所熟悉的艺考生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1.你不是这块料?

很多学生想考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这种国内一流的艺术类院校,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就凭你?你是这块料吗?

包括有些家长,在孩子已经开始学习专业之后,仍然不断地质疑:他(她)哪有这个能力?又没什么基础,还自以为是,肯定考不上吧?听说这种学校黑幕很多,没有关系怎么可能考得上?一年才招那么点人,能轮到我们?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中,我逐渐发现,其实家长们普遍地对自己的孩子缺乏信心。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第一,家长们对孩子所学的专业并不了解,不清楚这类专业的考试对学生的要求是什么;第二,家长们过度地以成人的思维来考量教育的命题,存在某种犬儒主义的思想,将自我的不自信和对社会的不信任转嫁到了孩子身上。

其实,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他们开始认真从事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大多都能有相当惊人的进步。像我们小五班,有些同学刚来的时候几乎毫无专业基础可言,文章也写得惨不忍睹。但是在合理的批评、鼓励下,他们一点点在付出,最后呈现出来的状态即便和目标尚有距离,但已经有十分难得的突破。在这个过程中,时常还有不小的惊喜,在他们的某些作业中,能够看出他们逐渐具备了更好的认识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究竟是不是这块料,答案往往不是像家长想象的那么简单。玩泥巴长大的孩子兴许能成为优秀的雕塑家,偷偷看漫画的女孩可能会是未来成功的影视工作者,曾经逃学、打架的不良少年没准真能成为正直负责的大学老师。

2.家长是投资方?

随着大家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很多家庭的经济情况已经比较不错,这时候很多家长就会有一种教育是投资的概念。于是,在选择专业和辅导机构的时候,出现了一种近几年很普遍的”贵的就是好的“的倾向。虽然学费属于孩子的教育成本,但是帮助孩子选择一个最好、最适合他们的培训班才是关键。

在电影行业中,确定投资后甩手不管的行为已经很少了,而家长也不应该仅仅是掏钱,还要对后续的学习负责。

真正好的教育资源往往不是最贵的,当然,特别低廉的价格背后也很难有真材实料。首先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价格上,而是教育最重要的因素上:师资。遗憾的是,隔行如隔山,大多数家长对于各类培训班宣传的师资是缺乏分辨能力的。很多机构打着高校教授、电视台在职老师、名校考官等旗号进行宣传,然而,这类宣传往往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误导性信息。

第一,高校里面在职的老师是不允许去培训机构教课的,尤其是与本校招生有利害关系的艺考机构。那些所谓教授,多半已经年迈退休,大学返聘尚要考量再三,怎会轻易去商业性那么强的机构任教?即便是某几位“吃得开”的退休教授,因为被各种机构挂名,在外的名声也早已尽毁。并且,他们最多是去机构里露个面,因为过高的出场费,也不会长期教课,所谓的“教学顾问”“名誉教授”等头衔更是虚设。

第二,电视台在职人员并不是专业老师,与机构的合作不过是想方设法“套现”的行为。真正能够对学生有帮助的,是熟悉专业教学与考试流程,能够对学生负责的老师。这类打着电视台旗号的老师,很多人的学历不过是二、三流院校的本科,冠以再多头衔,镶上再多金边,也是无助于其专业教学水平的。

第三,声称有“考官”的机构可以直接定性为虚假宣传与无良机构。我们都知道,高考的出题人有严格的保密措施和行为约束,以避免其因各种利害关系而泄题。那么在艺术类的专业考试上也是一样。真正涉及到核心领域的考官老师,是不能够利用其特殊身份而进行商业盈利的。

家长作为承担学生学费的“客户”和“出资方”,很容易被各种宣传误导和蒙蔽,尤其是那些心术不正的机构和老师,有一套专门哄骗家长的方法, 能够很快地攻破家长的心理防线,把家长拿下,美其名曰“促单”。教育投资不同于其他,家长作为投资者也需要保持万分的清醒和理智。

3.如何选择最优的学习方式?

现在的学生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很多时候他们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是更有针对性的。我曾经见过无数学生,都是自己来找学习的机构和老师,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能够在众多选择当中作出对比和选择。包括为家长省钱寻求最高性价比的心理,很多学生都有。

那么家长在这方面就应该多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多让他们来参与到关乎自己未来的决策当中。信任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他们的这类准备工作其实就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过程。

然也有很多学生自己没有主见,或者没有多余的时间,全凭家长的意志说了算。这时候,更多的重担就落在了对某个专业领域所知甚少的家长身上。有的家长能够为了孩子学专业,选专业老师专门列出孩子的曲单、书单,将孩子写作的文章一字一句打在手机上发给老师点评,这样的家长可谓是身体力行,真正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负责。

优的学习方式,一定是真正适合特定学生的方式。有很多往年的经验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不一定适合,有一些成绩看起来很不错,但是学生未必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对于学生而言,在艺术类专业的学习上,更好的方式还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基础和其他情况,制定适合他的学习计划,这才是关键。

4.打击还是鼓励?

中国的家长很喜欢使用激将法,尤其喜欢当着孩子的面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我要说的是,无论在什么阶段,鼓励才是家长最正确的做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受到各类打击,经受住老师的批评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而批评不是目的,批评是指出他们的问题,为促使他们进步。这个时候家长再去浇冷水,说些消极的话,只能让学生倍感受挫,伤害他们的积极性,同时疏远家长和他们的关系。

很多家长找到我问过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会如实汇报,无论情况多么不理想,最后我都会告诉家长,家长要做的,主要还是鼓励。批评的事情,就留给老师来做。因为家长贸然批评孩子,他们会认为你根本不懂,你不信任他们,反而搞得心情不佳。而老师在具体的问题上提出批评意见,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也能够及时得到批评之后的反馈,进一步作出新的引导。

所以说,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哪怕对孩子忧心焦虑,也不要轻易地去批评他们,而要更多地去鼓励,支持他们作出更多努力。

作为艺术生家长孩子艺考期间能做什么

全国各大院校开始陆续发布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招生简章是艺考生了解院校招生情况的第1步,只有读懂读透才能投其所好,按要求进行针对性报考。那么,艺术类考生和家长如何快速读懂招生简章呢?下面跟小迪老师一起来看看读懂招生简章必须要掌握的8大关键信息吧。

1

高校简介及专业情况



许多高校发布的艺术类招生简章,往往在最前面介绍学校的总体情况,包括学校所在地、办学性质、综合实力、学校规模等。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认真阅读,要特别注意办学性质,如公办、民办、独立学院等。再就是要看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实力和师资力量,这点非常重要,比如艺术类专业属于该校的哪个学院、有没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等等。艺术类专业属于哪个学院,涉及到该院校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同样的专业所在学院不同可能培养学生的方向不同。
有没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就涉及到以后保研、考研是不是更方便等等,相对来说,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院校,师资力量更强,也更利于自己以后考研。

2

院校招生计划



每个院校及专业并不是在每个省份都招生的,因此弄清楚院校及专业的招生范围和招生计划就非常重要。如果招生名额太少意味着你将面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选报时要适当规避这类院校,如果该院校的招生范围没有你所在的省份,则可以直接舍弃。
有些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不编制分省招生计划。《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可继续试点不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其他院校艺术类专业须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考生一定要分清有无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对报考的影响,分省分专业招生也就意味着在招生名额固定的情况下,是省内的同专业考生竞争;不分省招生的话,就是全国同专业的考生竞争。这样院校就把更多的招生名额投放到生源质量更好的省份,反之生源质量不高的省份招生名额就少甚至不招生。

3

报考条件限制



个招生院校及各专业的报考条件是不一样的,这些条件限制包括形体、成绩(含单科成绩要求)等等,都有一些硬性报考条件要求。
比如舞蹈、表演、空乘专业、师范类的音乐学对身高的要求,播音专业对长相的要求等等,这些硬性的报名条件达不到的话,无论多么喜欢也只能放弃,赶紧换成其他院校吧。成绩方面除了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外,我们重点看看单科成绩的要求。

4

是否校考



近年来艺考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艺考招考方式变化更大,特别是校考与否尤为值得考生们的关注,毕竟是采用统考成绩还是校考成绩录取,两者的备考方式完全不一样。
关于校考,考生一定要明确考试报名时间、缴费方式、考点设置、现场确认、具体考试时间等等。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2年很多院校将继续统考初选和线上校考的方式来进行,从各院校最新发布的招生简章和教育部的要求来看,除教育批准的48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含参照执行院校)外,其他综合院校基本上都采用统考成绩,不再组织专业校考(可进入青云汇小程序关注院校最新政策)。


5

考试内容及考试流程



知道考什么内容才会有针对性地备考,因此考试内容这部分是所有考生最关心的。由于专业不同,考试内容及考试流程也会完全不同。比如考试流程大致包括初试、复试,有的院校和专业还有三试。有的院校和专业除了笔试,还有面试。
因此,考生一定要通过仔细研读招生简章获取这些关键信息。每个院校喜好的风格要求可能不一样,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有针对性的集训才行,做到扬长避短。
特别是对于考试的内容,考生一定要牢记在心,也切莫把初试、复试、三试的内容搞混淆了,否则会吃大亏哦。

6

投档原则和录取原则



要想被意向院校成功录取,不仅要考得好,还要志愿填得好。因此,对投档原则及录取规则烂熟于心就少不了。
投档原则和录取规则里面涉及的内容较多,比如加分、专业级差、省统考成绩的使用、单科成绩最低要求等内容。特别是专业及专业方向设置比较多的高校,每个专业的录取规则不尽一样,并且各自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是考生校考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总体来讲,艺术类专业录取大致分为三种录取方式:
一是文化过线,按专业考试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专业成绩排名相同的,按高考总成绩或按某单科成绩,如语文、数学、英语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二是专业过线,依高考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高考成绩相同的,按某单科成绩如语文、数学、英语等成绩择优录取;
三是按专业成绩和高考文化成绩各占一定比例,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7

往年的录取线



对很多院校而言,高考录取都存在大小年的情况,这也是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的重要意义所在。有的院校录取分数各年差距可能较大,但有的院校却相差很小。因此,考生在报考时最好查看意向院校近4年各专业的录取分数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8

其他重要事项



除了上述7大关键信息要掌握外,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其他事项往往会被忽略。
包括考试要求各类证件、身份证原件、网上报名结束后打印的准考证、报名表、从考试院网站打印学生个人信息表,疫情期间还有相关健康类的各种登记表等等。考试结束后,还有成绩的查询方式、查询时间及打印专业考试合格证等。


1693806696816753.png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15657118583
- 洪老师
微信咨询
技术支持: 云畅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